服务热线
这是描述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
国内分散式风电发展迎契机,风电下乡正蓄势待发

国内分散式风电发展迎契机,风电下乡正蓄势待发

国内分散式风电发展迎契机,风电下乡正蓄势待发

  2021年,中国分散式风电(分散式、分布式、智能微网)新增装机容量802.7万千瓦,同比大幅增长702%,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山西、内蒙古、湖北等23个省(区、市),比2020年增加了11个省份。其中,河南省新增分散式风电装机容量达238万千瓦,占全国分散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29.6%;其次分别为陕西17.5%、山西9.2%、内蒙古7.8%、湖北4.5%,排在前五的省份合计占比达到68.7%。

  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分散式风电累计装机容量接近1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4.6%。分布在27个省(区、市),比2020年增加了8个省份;其中,河南省分散式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15.7万千瓦,占全部分散式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31.7%,其次分别为陕西15.5%、山西9.2%、内蒙古8.2%、黑龙江3.7%,排在前五的省份合计占比达到68.3%。

  2021年,共有13家整机制造企业有分散式风电新增装机,其中,金风科技新增装机容量为267.2万千瓦,占比为33.3%;其次为运达股份、远景能源、明阳智能、中车风电,前五家市场份额合计为84.1%。2021年,位于海拔5000米以上西藏措美县分散式项目,分别安装了运达股份的5台2.2MW风电机组和东方电的5台2.5MW风电机组。

  截至2021年年底,整机制造企业累计共16家,其中,分散式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50万千瓦的整机企业有金风科技、运达股份、远景能源、明阳智能、三一重能、中车风电,这6家企业分散式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合计为890.8万千瓦,占分散式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89.4%。

  2021年,新增的分散式风电中,共涉及140家开发企业,其中,中国电建新增装机容量为83.9万千瓦,占比为10.4%;其次为国电投、天润新能、华能集团、华润集团等,前五家市场份额合计为36.8%,前十家市场份额合计为49%。

  截至2021年年底,开发企业累计超过170家,其中,前五家开发企业市场份额为34.2%,前十家开发企业市场份额49.1%。

  2021年,分散式风电共新增装机27种不同单机容量风电机组。3.0MW至4.0MW(不含4.0MW)风电机组新增装机容量占分散式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65.5%,而2020年该区间风电机组占比不到20%;4.0MW及以上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占比约20%。

  截至2021年年底,在分散式风电累计装机中,3.0MW以下风电机组装机占比达到29%,3.0至4.0MW(不含4.0MW)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5%,4.0MW及以上风电机组装机容量占比约16%。

  分散式风电是风电开发的重要形式。分散式风电是指位于用电负荷中心附近,不以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电力为目的,所产生的电力就近接入电网,并在当地消纳的风电项目。

  与集中式风电相比,分散式风电单体规模往往相对较小,建设周期短,开发方式更为灵活,尤其对于土地资源相对紧缺的东中南部地区,通过分散式开发方式可将相对零碎而闲散的具备风电开发条件的土地资源利用起来,大幅提高风资源的利用率。

  分散式风电采用就近接入配电网、就地消纳的方式,一般具有较好的消纳条件,同时一定程度节省输变电设施。

  近年来,我国多地出台了分散式风电项目利好政策,《“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对分散式风电开发再释政策信号。

  01

  国内分散式风电发展迎契机

  十四五期间,政策明确向中东部地区分布式新能源倾斜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是我国新能源开发的整体思路。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指出: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 20%左右。

  因此,未来我国不仅要建设大型新能源基地,也要发展分布式新能源。东中南部地区风电光伏开发处于优先等级。

  近期,撰文提出,十四五期间我要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加快发展风电光伏产业,优先推进东中南部地区风电光伏就近开发消纳,积极推动东南沿海地区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和“三北”地区风电光伏基地化开发,“十四五”时期风电光伏要成为清洁能源增长的主力。

  显然,海上风电和“三北”地区风电光伏均主要采用集中式开发模式,而东中南部地区风电光伏大概率将主要采用分布式开发模式,东中南部地区风电光伏的开发处于优先等级。

  规模诉求之下,发电央企更加重视分布式新能源碳中和背景下,发电央企具有较强的新能源装机规模诉求。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此背景下,发电央企积极响应,提出了较为宏伟的十四五新能源装机规划。

  其中,华能集团明确提出在十四五期间新增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以上,国家能源投资集团计划新增7000-8000万千瓦,华电集团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新增新能源装机7500万千瓦,国家电投计划到2025年电力装机将达到2.2亿千瓦且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到60%;估计其他发电央企将积极跟进。

  激烈竞争之下,开发商适当放宽新能源项目投资收益率要求。

  随着发电企业积极拥抱新能源,新能源资产获取的竞争加剧,项目投资收益率整体呈现下滑,部分央企将平价项目的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最低要求下调至7%甚至更低;高收益率的新能源项目属于稀缺资产。

  地方政府发展新能源的诉求增强。

  各省面临非水可再生能源比例的考核,发展新能源的诉求增强。

  2019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发改能源〔2019〕807号),对各省级行政区域设定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

  根据《关于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1〕704 号)》,从2021年起,国家发改委每年初滚动发布各省权重,同时印发当年和次年消纳责任权重,当年权重为约束性指标,各省按此进行考核评估,次年权重为预期性指标,各省按此开展项目储备。因此,相对十三五期间,各省发展新能源的诉求明显增强。

  分散式风电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相结合。

  目前,风电与扶贫及乡村振兴的模式已经开始涌现。乐业风电产业帮扶项目(平价项目)是中广核“央企入桂”重大项目,该项目一期5万千瓦已实现并网投运、二期项目12万千瓦,采取“入股分红+保底收益”的帮扶模式,由中广核和乐业县63个贫困村共同出资。

  其中,63个贫困村利用国家专项扶贫资金入股3780万元,中广核集团向其中的15个深度和极度贫困村捐赠450万元,增加其入股资本金,63个村持有的风电项目股份由乐业县农投公司代持。

  项目投运后,在20年运营期内,按照入股比例每年分红,若项目当年可分配利润高于保底收益,则按照实际可分配利润给付,反之,则按保底收益给付,确保村集体每年获得稳定分 红。

  随着风电技术进步以及成本的下降,在平价情况下,分散式风电开发企业可能有条件在保证合理收益水平的同时拿出一部分发电收益与项目所在村集体分享;以河南为例,若一个村立 2台风机,每年的发电收入超过 600 万元,利润规模200万元以上。

  02

  开发分散式风电仍需“强心针”

  据记者梳理,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约3.3亿千瓦,而分散式风电装机占比远不及同期的分布式光伏装机。其中到底有何原因?

  “由于存在资源开发规模指标配备和电网接入细则标准不统一,以及开发单位成本较高等问题,导致我国分散式风电无论是在热度还是建设规模上远不及分布式光伏。”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卫权告诉记者,与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载体为建筑物屋顶不同,分散式风电项目在乡村空地建设,对土地的占用要考虑到更多生态环保领域的建设要求。

  “十四五”期间,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是我国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思路。海上风电和“三北”地区风电光伏均主要采用集中式开发模式,东中南部地区风电光伏主要采用分布式开发模式。而广大农村地区是分布式风电开发的“主阵地”。

  实际上,相较于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的集中式项目,分散式风电有其独特优势:其单体规模较小,便于利用乡村闲散土地资源来提升风资源利用率。然而,尽管政策支持信号不断释出,但风电下乡推进情况依然不温不火,规模难以突破。

  “风电下乡的经济性问题仍是首要困扰。导致项目找融资很困难。”华能天成风电金融业务部高级经理延平说,分散式风电在前期运输、基础建设、吊装等非技术方面成本分摊难度大,单位千瓦投资较高,后期运维的难度和成本同样不容小觑。

  好的方面是,随着我国风力发电技术不断突破,大兆瓦级陆上风电机组的投运大大降低了风电开发成本,有效提高了分散式风电的竞争力。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集中式和分散式风电项目的收益率差别不大,风机的高可靠性需求以及噪音、运维等问题也有办法解决,主要症结在于开发商对风电下乡项目的积极性。

  “分散式风电的开发难度较集中式风电来讲更大,办理手续更多,管理也更加复杂。”延平表示,一是资源评估的准确性,风机运行、调度、运维自动化技术水平仍待提高。二是项目分散、规模小,与收购方诉求匹配度低,项目流动性差。

  此外,也有行业专家指出,部分地区分散式规划出台滞后,缺乏明确的开发指导思路和项目审批机制,分散式风电项目投入与产出的失衡让部分开发商对风电下乡避而不谈。在以上多重因素的制约下,未来分散式风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3

  风电下乡蓄势待发迎来新机遇

  过去的一年,国家对推进风电下乡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再次明确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以县域为单位大力推动乡村风电建设,推动100个左右的县、10000个左右的新行政村乡村风电开发。既为风电下乡提供了政策支持,也明确了实施路径。

  此外,今年5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重点任务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中提出,积极推进乡村分散式风电开发,并从新能源项目开发模式、并网消纳、审批流程、资源利用等核心要素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

  那么,随着“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的重新强调,分散式风电发展能否迎来转机?近年来,我国诸多风电企业技术成果频出,新的政策和技术进步是否会改变估值逻辑,给分散式风电发展一个借力扬帆的机会?

  “风电开发商仍在等待地方政策推进落实的信号。”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资本市场部总经理潘永乐表示。

  近日,吉林省能源局印发了《吉林省能源局2022年度推进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工作方案》通知,要求每个行政村建设100千瓦风电项目或20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这是全国首个出台的省级“新能源+乡村振兴”方案。

  “要推动风电下乡进一步落地,重在顶层规划的引领,通过整合资源等方式,引导分散式风电实现有序开发。”陕煤电力运城有限公司项目开发部主任顾学磊告诉记者,从目前进展来看,各省的配套政策将有望尽快落地。

  业内普遍认为,分散式风电与乡村振兴的结合将为风电行业提供新的产业机会。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测算,目前我国约有69万个行政村,假如其中有10万个村庄可以在田间地头、村前屋后、乡间路等零散土地上找出200平方米用于安装2台5兆瓦风电机组,全国就可实现10亿千瓦的风电装机。

  “相比往往需要大规模远距离输送电力的集中式风电,分散式风电更适合因地制宜,就近满足能源需求及负荷响应。”郑州盛川科技有限公司工程部技术总监宋晨光表示,风电下乡在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此外,各大风电龙头企业也纷纷入场布局分散式风电,加快了新型风机基础结构形式的更迭。更大可能地减少土地占用面积,让风机可分散在用电设施附近,做到电力资源就近消纳。

  可以看到,随着国家推动构建以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步伐的加快,新能源发展的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善,影响分散式风电在乡村大范围推广应用的壁垒将很快会被打破。未来,分散式风电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将进一步推动风力发电技术进步,风电下乡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空间和其所发挥的作用,可能都将远大于目前我们的预期。

返回列表

联系方式

地址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经开区中豪新册产业区

电话

电话:15398575398

电话

传真:0871-65635296

邮箱

Copyright ©2018 All Reserved 昆明惠尔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昆明 滇ICP备19011803号-1 SEO标签